●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热点专题 ● 网站搜索 [RSS订阅] [WAP访问] |
语言选择:
|
|
一般英语学习者,在全面提高英语的前提下,要提高听、说能力,应首先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在英语里有不少读音相近,但意思却截然不同的词汇,象cure[kjue](医愈)和 kill[kill](杀死),menu(菜单)和manure(肥料)等。设想如果有一个医生想说:"I'll cure you."(我要治好你的病。)却因发音不好,说成:“I'll kill you.”(我要杀死你。)那病人会吓成什么样子。又比如,有人对你说:“I am thirty. My wife is thirty, too.”而你听到的却是:“I am dirty. My wife is dirty, too.”你一定会莫名其妙。实际上,所差之外就是一个音素。因此, (07/23/2006 00:04:19) [查看全文] ⑴入门阶段
这个阶段适合初学者。在学完字母及一些简单句型和词汇后即可开始。一般可以进行三个听力练习: 1)句型练习:做这项练习时,可以把句型、词汇及语法三项结合起来。这方面有不少国内外出版的句型练习教科书及录音带,如:《英语九百句》(English 900)和《情景对话》(Situational Dialogues),邓炎昌编的《英语会话五十题》和邓荣成编译的《实用英语问答》等。这些课本编排比较科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照顾到生活常用词汇和句型,耐用做到了关键句型反复出现。配合课本录制的磁带质量也很好,几乎都包括速度较慢的跟读和重复练习。 2)浅显易懂的英语小故事:听小故事也是这一阶段听力训练的重要步骤。如《罗宾汉的 (07/23/2006 00:04:18) [查看全文] (1)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在听力训练中,既要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某些重要的数据,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实,又要兼顾把握大意的训练,这弱就必须所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交替练习,即把精听和泛听分成各处独立的练习,听时穿插安排,也可把一个故事或报告他成精泛段落,有些部分精听,其余泛听。在精听时,要首先熟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对有此难句可以反复听:而泛听则首先着眼于量大,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个细节,精听遍数不限,直到完全听懂为止,泛听的遍数由由材料难度和自己的程度来决定,得一般不要超过三遍否则就失去了泛听的意义,泛听时,不宜中间打断,要一气呵成,精听则可在句子之间或困难之处停下机器,倒带重听。兴泛不精,会养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习惯,反之,则见树不见林,抓不住大意。所以这两种 (07/23/2006 00:04:17) [查看全文] 现在有很多朋友在练习英语听力时把英文广播作为练习材料,这对提高听力水平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且因为播音员的口音非常纯正,所以多听广播对培养英语语感很有帮助。在各种英文广播中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之音(VOA)是最具代表性的。
但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有很多朋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尽管可以听懂BBC和VOA播放的部分节目,但就是记不住所听到的内容。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时时刻刻高度集注意力。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记住你所听到的内容,那么: 1. 你要确定你的兴趣是什么,它对你来说值不值得一听。 2. 真正用心听,集中精力听那些你想记忆的重要信息。 3. 不要把精力放在个别单词上,一定要听 (07/23/2006 00:04:16) [查看全文] 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可以说,一个人在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质后,主要是通过阅读来汲取信息,陶冶文化情操的。大量的阅读还能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譬如说,你要提高口语水平,就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会话,你的谈吐要有深度,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就必须有大量阅读的“输入”;只读不写也是远远不够的。要写出地道的英文,得先从阅读入手。
如何进行成功的阅读呢?当然,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从材料的角度来说,难度要适当,主要是控制生词量。国外对母语为英语的读者的研究表明: (07/23/2006 00:04:13) [查看全文] 一个外语学习者若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他是无法进行听、说、读、写的。因此,词汇是学习外语的关键。学习外语词汇的方法繁多,但总结起来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一、直接法 在直接学习外语词汇中,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词汇表或各种词汇练习上,同时也可直接利用母语翻译。 1.把外语单词和词义记在不同的卡片上。这样可以随时记忆,对这样的单词一定要不断回忆。 (07/23/2006 00:04:12) [查看全文] 人们通常认为掌握一门外语要过三关(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斩六将(听、说、读、写、译),相对来说,掌握英语单词是最难过的一关。英语的词汇量大,总词汇量至少在60万以上,实用词汇量为8千至1万,基本词汇量为4千。 一般的说,掌握英语单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同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下面介绍20种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 (07/23/2006 00:04:11) [查看全文] 1.We'd better develop our interest in English at the beginning of our study. To develop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is not very hard. We may have the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and achievement from our English study when we a (07/23/2006 00:04:09) [查看全文] 大多数中国人学英文的过程都有一种“磨难”之感。也许有极少数的人自幼即得天独厚,没有感受到背生字、记文法、苦练发音等等是一桩苦事,相信那绝对是少数。 我没有研究过别的国家的年轻人在学外国语文时会不会跟我们学英文一样苦,但是我认识几位必须修拉丁文的英国同学,其苦况和我在大学读楚辞和尚书时的感受非常之相像-文字既看不懂;内容也很陌生。若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凡学一种外国语文,首先必须看清它的应用层面有二: (一)它是一种工具-一种认知其他“实质内容”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也可以说,它是本国语文以外的另一种专供传播用的“符号”。 (二)它是一种“内容实体”。例如读英文版的“低温物理学”、“神经生理学”,文字与语言所占的角色是很次要的。 (07/23/2006 00:04:09) [查看全文] 林语堂先生(1895-1976),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他一生共出版中文集三种,英文著作36种。他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英语学习方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英文要诀: 一、学英文时须学全句,勿专念单字。学时须把全句语法、语音及腔调整个读出来。 二、学时不可以识字为足。识之必然兼用之。凡遇新字, (07/23/2006 00:04:08) [查看全文] 艺术家丰子恺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而且是有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除搞作画,练书法,写随笔外,先后学过日文,英语,俄语,并用这3种外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美术,理论和文学作品。 他学外文的方法 是有计划地熟读课文,或以中译本为参考,熟读原著。每天读一新课,同时不断地温习旧课。 (07/23/2006 00:04:07) [查看全文] 上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包括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中心的代表)举行为期两天的“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国际会议”。在研讨会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惠中教授谈到了目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应该避免的一些误区。
■第一、不能把英语当作知识来学。 学习英语的目 (07/23/2006 00:04:06) [查看全文] 4月28日晚7:00北京四中高级教师李俊和老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高三学生关心英语复习的相关问题与问进行了在线交流,就英语复习方法、要点及考试答题技巧等方面,为考生做一些考前的辅导。现把问答内容整理如下: 问:李老师,怎样才能更好地解答英语的阅读题? (07/23/2006 00:04:05) [查看全文] 最近,我先后收到国内两所重点大学的博士考试成绩通知单。两校我都以优良成绩被录取,其中,英语成绩都远远高于其录取分数线。回忆自学英语的道路,感触颇多。我的中小学大部分是在文革期间度过的,当时受到“不学ABC,照样接好革命的班”的反潮流思想的影响。所以高中毕业时我全部的英语知识就是认识26个字母。当时我并未意识到这是不幸。直到1989年我辗转完成两年大学进修,欲向研究生冲击时,才发现自己少了“一条腿”。从此我决心自学英语。 (07/23/2006 00:04:04) [查看全文] 学好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要学得巧,效果就另当别论了。所谓“学得巧”,是指在英语学习中灵活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变枯燥乏味的学习为一件快慰的事情,使我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觉得学无止境。古人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英语就需要做个有心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不忘收集语言信息,经过一段时期再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再认识,从而达到我们学习英语的目标——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律和提高我们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下面就一些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比较及辨析:
(07/23/2006 00:04:03) [查看全文] |
内容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