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是一种指导性的写作。它不同于自由写作,不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它通常有一个“提示”,它提供了指导性写作的各个方面:首先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在30分钟内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其次提示的情景给出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这是写作题的基本依据;第三表现在文章所用的体裁和格式的限定上,例如提示中规定用书信、日记、通知等形式,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第四,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写作的评分原则(高考)
1.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 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词数少于80和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5.拼写与标点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流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6.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流,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各档次的要求:(高考)
第五档:(21—25分)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量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16—20分)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然漏掉一两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些许错误主要是因尝试较复杂语法结构或词汇所致;应用简单的语句间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11—15分)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应用简单的语句间连接成分,使全文内容连贯,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二档:(6—10分)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漏洞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性;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1—5分)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试题要求;语法结构简单,词汇项目有限;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0分: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关或所写内容无法看清。
写作需要考生具备的能力:
1.观察分析的能力。由于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而情景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些是间接的,甚至是无序的。这就要求考生能够从多种信息中萃取与文章有关的主要信息,排除无关信息,把萃取的信息组成切中题意、不遗漏要点、连贯的短文。
2.正确使用语法规则的能力。语法规则是考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准则。考生所写句子结构应该完整正确,合乎语法规范和习惯,要注意主谓一致,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介词等的正确。
3.正确使用语篇连贯技能表达主旨的能力。要使文章连贯、紧凑,考生在联句成篇时,应该具有正确使用递进、让步、转折、因果等语句间的过渡词汇。
4.具有恰当的措词能力和正确的拼写能力。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的优劣。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辨析同义词,正确使用考纲词,并能恰当选词的能力。
5.语言得体的能力。在组句成篇的过程中,使用句型应该多样化,根据文章的需要,可用简单句,复合句,非谓语动词,这样使文章表达正确,得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避免重复使用单一句式。另外还应该使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色语言。
6.书写规范化的能力。书写规范化的能力,就是要求考生书写正确(字母的大小写、连写规则、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字体美观,卷面整洁。
写作的体裁
英语写作一般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而应用文则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1.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通常分为三类:⑴以记人物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来写一件事或两件事。⑵以事件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或几个人。⑶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记叙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
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即从其才能、特点、外表描绘出其特长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及远,或由远到近。如果记人、叙事常用过去时,写景常用现在时,但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变化、类别、功能、结果等特征的文章。说明的目的是让读者有所知,为读者提供知识,使之了解客观世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就是知识性、科学性、应用性、解说性和条理性。常用的说明文有:解说词、说明书、介绍、内容提要、科普、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景物介绍等。说明文的特点是事实正确、表达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练、用词准确、有严格的科学性。它完全是一种就事论事的客观描述和解释。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说明文的命题形式有文字提示或图表、图示,文体有短文、书信、便条、日记等。写好说明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特征,即抓住事物的个性、特性。
⑵安排好合理的说明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认知顺序。
⑶说明方法有:定义、举例、分类、比较、引用、回答、分析等。
3.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或引申一个新结论;也可以在文章开头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也可以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由于中学的写作是指导性的写作,因而论点、论据都是确定的,这就需要找准论点、论据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要找出要点,然后考虑如何组织材料。议论文常用一般现在时,但述说过去的事例时,可用过去时态;预测将来时用将来时;也经常使用被动语态;有时假设一种情况时,还需要用虚拟语气。
写作给出材料的方式有四种:图画、图表、提纲、短文等。
⑴图画
看图写作是以一幅图或一组图为表达方式,要求考生看懂画面的情节,理解图画所反映的事实或包含的思想内容,从而以文字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的写作。它留给了考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以及充分发挥自我水平的余地。
看图作文首先要求考生认真观察,读懂图画意,抓住中心,记下内容要点,选用合适的词和短语写出,然后扩点成句,扩句时要注意图画所给的时间背景,正确地使用人称、时态和语态。最后组句成文。组句成文要注意适当使用一些关联词,过渡词句来完善图中的内容,使图与图之间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⑵图表
图表重在考查考生的审题和综合概括能力,有利于考生创造性思维而不是机械地翻译。试题形式要求运用“图表概括性的联想交流”来写作。考生应根据图表,认真审题,注意提示,把握写作体裁、格式,正确使用人称,时态和语态,选择句型。然后列好提纲,写出要点,并用英语简要草拟写作提纲,扩展要点成句。最后增加必要细节,组句谋篇成文。
⑶提纲
一般来说,提纲提供了明确的内容,考生只需要根据提纲的文字信息来确定表达的形式,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组词造句,灵活运用语言材料联句成篇的能力。写作时,考生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组织好语言材料,用恰当得体的英语表达出来,切忌将提纲生硬的译成英语,使短文显得文不对题。
⑷短文
短文形式提供材料的方式在指导性的写作中会越来越少。这是因为其要点、时态、文章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晰的呈现给考生,考生不需要加以合理的想象,不必增减细节,只要按照文章谋篇的需要,翻译出来即可。
写作方法与技巧
⑴认真审题,做好辅垫。审题包括审文体、审要求、审人称。
⑵紧扣要点,布局谋篇。写作时,一定要切题,紧扣要点,抓住中心,这需要:
1.列要点。认真阅读提示,观察画面,审阅表格,确定内容要点,逐一列出,以免遗漏。
2.紧扣要点,连词成句。句子要合乎语法规范;时态,语态要正确;用词合理;使用地道句式,避免汉语式英语;句意清楚,合乎逻辑。
3.紧扣要点,分清层次,连句成篇。连句成篇要使用并列、递进、转折等过渡词,使文章连贯,自然,流畅。
4.紧扣要点,适度发挥,画龙点睛。有时,为了使文章具有连贯性,可以适度发挥,增添细节内容。
5.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