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热点专题 网站搜索 [RSS订阅] [WAP访问]  
语言选择:
英语联盟 | www.enun.cn
英语学习 | 英语阅读 | 英语写作 | 英语听力 | 英语语法 | 综合口语 | 考试大全 | 英语四六 | 英语课堂 | 广播英语 | 行业英语 | 出国留学
品牌英语 | 实用英语 | 英文歌曲 | 影视英语 | 幽默笑话 | 英语游戏 | 儿童英语 | 英语翻译 | 英语讲演 | 求职简历 | 奥运英语 | 英文祝福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名师指点06年高考英语命题趋势

[日期:2007-03-04]   [字体: ]

 [06命题趋势]
  1、听力主要测试点:对话或独白的主要内容;对话发生的地点;人物身份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数字;事件发生的原因。
  2、阅读理解主要分成四类:A、社会文化类文章的命题趋势:以中西文化差异作为选材的重点,如礼仪、语言、生活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等,题材涉及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一篇文章一个主题,以议论文、记叙文居多。B、逸闻趣事类文章的命题趋势:幽默故事是其主要内容,选材多来源于日常生活,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展开、结束,又出人意外。特点是文章简短,描述一个片断;命题多考查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进行合理的推断。C、史地常识类文章的命题趋势:选材来源于英语国家的主要名胜或历史事件,历史年代;命题以细节题为主,有一定主观推断题;涉及一定的地理常识或历史知识。D、人物传记类文章的命题趋势:以名人生平或逸事为主,体裁一般是记叙文,包含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写作手法多采用时间、空间或逻辑线索贯穿文章始终。命题以细节为主,推理为辅。
  3、完形填空:高考完形填空所选短文多为夹叙夹议的小故事,篇幅稳定,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4、短文改错:近年的短文改错题有以下趋势:A、体裁多样,且都是高中生们所熟悉的内容,均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话题。B、语言易懂,篇章结构难易适中,无生僻语言现象、无超纲词汇。平均每篇短文约9个句子、总词汇量平均110个词。C、错误设置均为高中生学习中常犯的基本语言应用错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D、试题设置的考点角度灵活、测试层次多、涵盖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其中习惯搭配句法结构、逻辑推理等错误所占比重有所增大。
  [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提倡精练精选那些设计严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题,限时完成,保证质量。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辨能力,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尤其要掌握解题技巧。
  1、听力:解答时要保持良好心态、学会预测话题、合理分配注意力、学会果断放弃。
  2、作文:要想在 

高考作文中取得高分,做到“内容充实,要点全面;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注意内容要点的识别与表达;词汇;句型结构;上下文的衔接。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妨按如下顺序进行:确定写作中心;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要写够100个词语,以避免由于字数不够引起的扣分。另外,一定要牢记使用连接词。
  3、阅读理解:要求阅读的速度要快,理解的准确度要高,两者缺一不可。
  A、社会文化类文章:从近年的高考题看,阅读内容的社会实用性越来越强,更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阅读材料会更多地涉及社会化背景知识。因此,要通过阅读更多地涉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更多地了解并丰富自己的知识。
  B、逸闻趣事类文章:应特别注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思想的描写,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若是叙述性的文章,要读懂起因、经过、结果。若是故事性文章应渎懂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C、史地常识类文章:史地常识类文章多以细节题为主,着重考查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能力。例如:排序题、图文转换题、数字换算题、表格理解题、代词指代题等。
  D、人物传记类文章:准确理解细节是做好这类题的关键。首先,从问题中找到关键词,然后在文中迅速找细节,找到后再把这一部分内容仔细阅读,认真比较选项和文中细节的区别,最后,在正确理解细节的前提下,确定最佳答案。
  4、完形填空:解题时应注意以下技巧:细读首句,品味尾句;浏览全文,捕捉信息:先易后难,逐步完形:前后照应,左右逢源:复读全文,慎重调整,
  5、短文改错:解题时考生要运用从“篇章着手,了解大意”,到“逐句分析,依行查错”.再到“复读全文、检查核对”三步走的策略。也就是说.考生应在对全文略读的基础上,在文章中心思想的指导下,对短文进行逐句研究。若一时发现不了错误.不要揪住不放而耽搁太多的时间。可以在全文改完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难点突破。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作者)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50662607,本站将立即删除!
 
阅读:

推荐 】 【 打印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热门专题
 图片新闻